梅山民间故事
“黄帝界”与“梅君殿”
整理者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维山乡青树村 吴桂林 口述 谢本谟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从区域地名与民间传说故事来揭示梅山文化是一种且底蕴深厚、渊远源长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诠示炎、黄、蚩尤三位人文初祖与梅山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来沤歌梅山人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佐证梅山是蚩尤故里提供翔实的民间资料
关键词: 黄帝界 蚩尤 板苍 梅君殿
‘黄帝界’ 又称‘黄鸟界’、‘黄栖界’。传说是当年黄帝部落在梅山板苍与蚩尤部落发生激烈争战,梅山蛮奋起抗击,将黄帝部落打得如鸟兽散而得名。而黄帝界的“梅君殿”是为纪念梅福之后梅君而立。
黄帝界位于雪峰山东南麓龙山山脉,系古梅山上峒的板苍地域〈古为宝庆属邑,今属湖南新化苍溪黄鸟村、是梅山维岳风景区中尚保存完好且最大的古战场遗址地〉。
板苍是梅山的南大门与天然屏障,以黄帝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主要含“盘龙界、苍溪山、木龙界、一字界、尤寨界、九溪山、善溪山、茶盘岭、大象山、石门寨、天龙山、维峰寨以及洋溪、高坪、隆回等周边部分区域” 。
‘黄帝界’最高主峰海拔1300余米,登上峰顶,有“脚踏三县〈指新化、隆回、新邵〉、尽览四方” 之美誉。其地东接邵新、宝庆;南连高坪、隆回;西通洋溪、水车;北望资江、熊峰;与大熊山、天龙山、紫鹊界共成鼎足之势。
‘黄帝界’其地势岩高壁峻,四面峰峦群叠,渊深谷广,山林茂密,雨水充沛,山上四季多云烟弥漫(其间时有山岚瘴气,常致人水土不服,使外来之客,无不闻之胆寒)。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板苍曾经为梅山上峒的大本营与栖身之所,也是梅山蛮几千年来“不归王化” , 一直盘踞到宋章惇开梅山时才归服朝庭和长期不与外通而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而在军事上,‘黄帝界’凭借其山地优势,居高临下,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又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及后来历代官府残酷镇压和举力围剿的重点。
梅山蛮自涿鹿兵败归隐梅山后,并未因此而安分守己,而其复仇思想和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却一直影响着代代梅山儿女。几千年来,梅山蛮时常滋事扰边,劫库夺银,杀官造反,寻衅复仇,与朝庭抗衡之事,从未间断,且愈演愈烈。
如:东汉末永寿三年至延熹七年,在梅山暴发了湖南境内规模最大的军事起义,“众至万余人” ,后朝庭派冯緄为车骑将军,遣兵十余万讨之;
又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 秋月,黄盖征讨梅山;
又 有名的唐僖宗光启二年(886),石门峒(今新化县维山四都石门寨村)酋首向瑰使梅山十峒獠“断邵州道” ,与官府抗争;
又 宋大平兴国二年(977) 翟守素、田绍纷前后夹攻梅山,梅山蛮惨遭屠杀一万五千人。
又 《宋史·石曦传》载:.‘石曦领兵攻入板苍诸峒,俘馘数千人’ (板苍即指今新化县四都苍溪山、板山、高坪、隆回等周边一带)。
历史上,各路酋首在这里多次风云际会,一次又一次地酝酿和掀起了反压迫的民族战争;从远古蚩尤兵败涿鹿直至近代抗日胜利前夕,无数梅山先民们为保全梅山家园,不畏强权,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英勇反抗和抵御朝庭的残酷统治与血腥镇压的斗争。这里兵戎战火,历久不熄,血雨腥风,接连无止。正由于板苍千百年来无休止的战争,特别是每次成百上千的兵力耗损和朝庭的高压封锁,使兵源、军需长期无法得到补充。最终导致蚩尤遗族一战击溃,倾巢而无完卵,最后被迫举族迁徙,而今黄帝界只留下满目沧桑的断壁残垣及莽莽荒凉的悲壮,仅存‘梅君殿’用来祭祀无数战死疆场的梅山孤魂。
来自: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