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山四观景
作者:曾晨辉
维山的灵秀是藏在里面的。昔日人们所说的梅山八景之一“维山叠嶂”,无非是讲它的山势分明,有层次感。这正如人们提起某一位美女,五官如何匀称,身材又如何起伏有致。然而美女的文化修养以及风流气韵,那当然要慢慢领略。维山之美,如果我不走进去,不让那天地间的氤氲之气在身上绕上一回,那一切都毫无意义。就比方,人到三联洞地界,眼前的每一脉山,简直像横在天际的翠壁,万籁无声中透出惊魂夺魄之势。站在新化城里一眼看过来,一团山的轮廓而已。维山从远古至今,一直这么隐匿着,仙气袅袅,供外面求仙访道的人神往着。这山势的确有气力,却又不凶悍霸道,它坚挺中显出一种柔情,山与山之间,绵绵若存,若即若离,若远若近,从每一个角度看自有不同的韵味。此天此地此山,看上去是静的,但一个人深入进去,山势七旋八转,山路处处通幽,又处处各异,令人有千变万化之莫测。
维山叠嶂
维山的地势,总以一气贯之。所谓维山叠嶂,当然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中国人很注重这种美。这其中颇有点儒家思想,讲个层次,讲个等级。矮的拱着高的,小的拱着大的。但我还是更愿意去唯美看它。从维山里面的地名来看,那些山峦,多一个字:“寨”。好多地方,由平地到山顶,全是一层一层上去,一点也不突兀。而且,一座高山的前后两边,都有低于它的山拱卫着,如此,一山拱着一山,像浪潮,一下一下涨上来,美不可言。站在维山之巅,即便览尽小山,然而那种感觉,既壮阔,又柔美。另外,我还有一种感觉,大山与小山,高山与矮山,仿佛一盘大棋,棋子就那么自然地安放着,少了哪一个子都不可想象。
如果要一个画家来描绘维山,那丹青之笔又如何留白呢?我早说了,维山的灵气隐藏在里面。维山叠嶂,无疑是气韵所致。人置身其中,山外有山,山中有山。翠绿一层一层铺开,又一层一层关闭,豪放之气,含蓄之美,千万气象,仅凭一支小小秃笔,岂能画之达之?
一千个人看出一千种景象,此即维山。
天湖
挨天接地的山中,裹着一湖。大地名叫三联洞。新化新邵隆回三地交界处,故名三联。见了天湖,我怀疑过去那些写神魔小说的,在此取过素材。湖水之纯静,与蓝天一色。这里是鸟类的天堂。各色各样的鸟在此安家,栖息,养神练气。坐在湖边,听千鸟说话,看天上的云飘来飘去,真有王维“王孙自可留”之恋。鸟们太自由了,我们呆上几天,会回到尘世中去,鸟们在此快乐着。前几年,很多人跑到这里面,大量捕杀鸟类。据说有人一天捕杀一千多斤鸟。很快,县政府、维山乡政府采取了措施,鸟类才安全了。我厌恶这些捕鸟的人,他们对大自然太凶了。连半分悲悯之心都没有。照我个人的想法,此处可以建一座关于自然关于鸟类的学校,人们闲时可以来上上课,阅读一下大自然。大自然这本书,足可以让人养足精神,营养无穷。湖中斜着一行白鹭,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鸟,在湖面上飞来飞去。鸟们没惊扰我们,我们也没惊扰鸟们,也许互相愉悦着。
观音崖
天安地静,我隐约看到了观音菩萨。我心中充满了虔诚。我是尘世间一粒小尘埃,物欲之身,此刻,安静了。半响,旁边有人说,这一面岩石怎么看都像观音菩萨。何止是像,应该是开天辟地时,观音在此现身。其实观音崖蛮秀美。微风中,一片片翠绿的波浪,从山顶上滚落下来,又回升上去。那面观音岩石,就那么安详地立在中间,天地一片祥和。那年我到长安县的终南山,山上多寺庙,香火旺盛,佛门鼎盛。终南山四处古木参天,世外之感顿生。而面对观音崖,我更感到一种大自然无端的造化。这造化中含着人们安居乐业的吉祥梦。平安是福,平淡是真。我们在尘世中行走久了,回头轻轻一看,追名逐利,原来是虚幻的把戏。观音崖,我面对你,将一切放下,反观人生。当然,我们终归是俗人,无法超脱。然而,常来此住一住,让心中很多欲望暂时停下来,这也未必不是人生一乐。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