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滴锋利的鲜血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1-4-15 19:38:17|来自:湖南长沙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有一种死亡闪着千秋光芒,那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死。有一种鲜血锋利着历史,那是为人民大众而流的血。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殉身溅起的浪花,濡湿了二十世纪初一个著名学子的心,1905年2月8日,这名年轻的学子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震动了世界,他就是陈天华!他的死,是那种光耀千秋的死,他的血,是那种永远锋利历史的血。

  陈天华,生于1875年,是湖南新化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一个近代历史上有份量的人物。1903年初,陈天华东渡日本,进了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不久,俄国违背《交收东三省条约》,不但拒不实行第二期撤军反而向丹东派兵重新占领营口,此时,充溢陈天华胸间的,不是乡愁,不是儿女私情,而是忧国忧民,忧心如焚,他积极投身拒俄运动,他悲愤交加地写出《敬告湖南人》,号召同乡万众一心舍死向前,勇敢捍卫国家。冬天来临时,陈天华又听说俄国正与日本交涉谋求对东北分而治之,陈天华涕泣而下,咬破手指写血书寄给家乡。拒俄运动被清政府镇压后,陈天华与黄兴等积极开展反清革命。这年秋天,陈天华发表《猛回头》、《警世钟》,翻开《猛回头》、《警世钟》:“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每一页都浸透着血与泪的呐喊,每一个字都显现着一个为民族自强不息灵魂的份量,鲜明地宣传反帝爱国,号召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被传诵一时,影响广泛。他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他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留日中国学生群起反对,陈天华坚决主张归国谋划,反对忍辱留日。他恨不能回国提一支锐旅,练百万雄兵,打倒侵略者,推翻腐败朝廷。他强烈抗议《取缔规则》,他认为针对这个日本与清廷企图联合扼杀爱国留学生革命活动的所谓规则有所行动,他一身劲力一腔壮志顿时如火山爆发,这个耿直的梅山汉子,不象陶渊明那样回避现实,他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他敢于正视血淋淋的现实,他要飞翔他要燃烧他要炸响,他认为,要革命就要有死亡,要死亡就先从他开始,他要用死唤起同胞觉醒,他选择了自杀成仁。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陈天华生在动乱的晚清时期,那时,战乱太多,苦难太多,清廷饱受列强侵凌,日暮途穷,国弱民穷,外侮不断,从朝廷到民众充斥一种媚洋懦弱的侏儒思想,陈天华是清王朝的异类,是一滴锋利的新鲜血液,时势注定了他的命运:不是新生就是死亡。他注定要做革新和开启世风的先锋,做冲在时代前列的死士。假如陈天华不以天下为已任的话,他完全可以凭他的才华换得一官半职,完全可以与那些晚清官僚一样过着锦衣玉食醉生梦死的生活,但他不能,他胸怀中有革命的风雷,他胸怀中有民间的疾苦,他胸怀中有强国强民的梦想,他是一击先忧后乐的闪电!他肉体生命的终结,是他革命灵魂飞翔的开始!以流血撼醒国人,陈天华的英勇捐躯是要他的同胞、要我们这个民族在人格上站起来。他死了,用他的生命为民族的新生催生。陈天华的血性行动,气壮山河。
  就在陈天华死后,留日学生在公祭他时,黄兴宣读了他的绝命书,参加公祭的人都悲泣不已。随后,不少人受他的影响愤而回国,秋瑾等就是那一次回国组织武装起义的。陈天华的死在国内也引起巨大震动。香港举行追悼会,有千余人参加。1906年5月23日,他的灵柩从日本归葬于故乡湖南长沙的岳麓山。送葬队伍有一万余人,绵延十里,岳麓山上缟素一片,清政府虽然派出大批军警,面对民众悲壮的气势也无可奈何。
  应该说陈天华是个天才,他认识到个人的力量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个人的力量只是萤火虫之光,他决心以萤火之光点燃冲天的革命火焰。陈天华的血没有白流,他的血,带着剑锋,无情地刺向腐败的清廷,无情地刺向那些鹰视中国的外国,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惧流血的大无畏精神,唤醒了国民。时隔不久的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动的清王朝被这次革命洪流冲垮。
  12年后,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临行前写下著名的《七绝》:“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诗的最后一句,说的是陈天华。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正是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
  今天,隔着100多年的历史风尘,在陈天华的故里新化县荣华乡小鹿村,已经无法找到太多的关天于陈天华的历史痕迹。陈天华家的老屋在“大跃进”时代已经推倒,没有烈士后裔,没有烈士故居,没有纪念馆。但他是这个小县城引以为豪的人物,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有趣传说。2002年,新化县城天华广场竖立了他的铜像。铜像没有佩荆轲的短剑,没有佩岳飞的铠甲,没有战马,没有勋章,一个斯斯文文的书生样子,但是他骨子里的血是锋利的,他的强国梦里有铁马冰河!现在,中国富足了繁荣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地位了,但陈天华那种为国捐躯的勇气,仍是我们民族扎实的精神依靠。陈天华的烈性,足以让一切侵略者胆寒。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及他生命中的最后壮烈一跃,垫高了中国近代史,他永远站在历史的高处!
维山在线:www.417626.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