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山风景,自古而然。怪不得明有姚九功、胡有恒等诗人作诗歌之,清有吴忠汉、吕律、杨岳等诗人作诗歌之,而今之邹息云、曾立崑、罗鸣周等先生亦作诗歌之。其一首《叠嶂》云:“一片高山数十峰,重重叠叠绕洪濛。千寻翠壁无人到,万里青云有路通。树影高底如画里,猿声上下在云中。金鸡未报人间晓,崖上先看旭日红。”一首《叠翠》云:“维山峭拔刺青天,叠翠穿云似剑尖。岭下村庄罗锦绣,林间溪涧响流泉。南屏梅邑一峰秀,北望益阳万户烟。远客归来尽翘首,心宽知已近家园。”
我是维山地方的女婿,累出入于那,却不曾有过登临的雅趣和纵览的游兴。总以为维山景致早被历代文人骚客道尽,我何必再去费劲?殊不知读赏和亲历的收获和感觉,应该是大不相同的。
我尝从高处和远处观维峰,但见其挺立东南,黑黑黝黝,魁然巨物,气势摩天!近观之,则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态。其岭,即是青石巉崖叠生的“岭”;其峰,即是云撩雾绕的大凌峰了。大凌峰上有天外飞来钟的传说,这就更使海拔九百余米的维山峰显得神奇缥缈了。顶上,除了翠荫森森、群峰崛起、松壑云蒸、盘岩曲径,林石崖隙间不乏“神农药草”,冉冉幽生。其上还有一口碧波粼粼的清水塘和黄古怪石可供欣赏。山腰曾为瑶寨,岩高千尺。山下现为水库,蓄纳瀑布。山脚素是田园,自古来栖息着维峰包孕着的人们。
我赞美维山。这儿不光峰秀,而且人杰!
由山底西去,第一亮眼的是曾凤岗故居。曾凤岗是中国同盟会会员,留学过日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后曾任长江炮兵司令、岳阳镇守司令、湘省参政军事顾问、陆军兵工厂督办总长等要职,亦为地方办过实业。第二亮眼的是曾月川故居。曾月川参加过梁启超的“南学会”,与陈天华倡导过“不缠足会”;戊戍政变后避难洞庭湖,曾督导千多人垦田万多亩,被谭延闿授为湖田局长和省咨议局常驻议员;1910年为湖广铁路拒借外债事,被举为首席代表北上请愿,震动京都。现在,乘改革开放之春风,这儿又涌出了不少的千万富翁!
古今之人,游维山者众。览物之情,又得无异乎?
作者:罗传佳
该贴已经同步到 孤寂萧彬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