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维山动态] 加快水利基础建设 打造和谐民生工程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1-12-29 14:27:36|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毛 辉 康华佗 刘 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保平安,促发展。
新化县位于湘中偏西,资水中游,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是湖南省农业大县,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柘溪水库库区县。全县辖26个乡镇、1个办事处、2个国有林场、1142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国土面积3642平方公里,地形多山,一半面积是山区,其他是丘陵和小块平原,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县境内大多是石灰岩地形,蓄水难,田少产量低,水利基础设施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水利取得了长足性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县水利面貌得到了全面改观。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县境内共有中小型水库272座、山塘1.58万口、1810处骨干河坝、960处固定电力机埠、9457公里灌溉渠道、480处供水工程和64处电站,初步形成了全县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水利局局长邹小雄、书记康建华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科学跨越”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治理病险水库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县水利基础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荣誉和表彰纷至沓来,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单位和优秀集体。麻罗河小流域被国家水利部和财政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安全饮水工程分别被省市评为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
治理病险水库 力保百姓平安
一道道坚固雄伟的堤防大坝,抵御暴雨洪水的袭击;一座座蓄水灌溉工程引水润田,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登上茅岭水库修建一新的大坝远眺,宽阔的水面泛起圈圈涟漪,令人心旷神怡。实施除险加固后,面貌一新的茅岭水库彻底解决了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管理设施陈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标准,成为保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堤”。
这是该县水利局大力实施病险水库加固除险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新化县境内有大、中、小型农田灌溉水库272座,散布于各乡镇。这些水库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限于当时资金紧张、器材短缺、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绝大多数水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有的水库不得不空库运行,严重影响全县的农田灌溉和农民生活用水。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为了呵护好百姓头顶上“这盆水”,“十一五”期间,该局铺开了全县病险水库综合治理工程,现已规划治理小Ⅱ型水库42座,重点小二型水库65座,已完成29座,现在正在实施的有13座小Ⅰ型水库。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后,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25.1万吨,折合增加收入7000万元,大大缓解了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之间的用水矛盾,为电站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资源,年增发电量530万kw·h,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利保障。不仅如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保护水库库区及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地村民利用水库资源的有利于条件,全面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年创经济效益120.3万元;灌溉面积的恢复,增加了农作物产量;除险加固工程用工为当地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5890人,共计支付劳动报酬5200万元,增加了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确保了一方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对水库大坝、放水涵洞防渗加固、溢洪道改造,恢复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充分发挥了水库的灌溉效益,为水库下游的防洪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这是为百姓办实事,造福子孙后代的安民工程。”
除此以外,县水利局还全力开展资江河道综合整治。资江横贯新化92公里,流经石冲口、桑梓、上梅等10个乡镇,由于采砂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河道行洪安全、通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为规范河道采砂行为,该局成立了资江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以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以政府办、水利局、公安局等为成员单位;以加强河道管理,依法治水,依法治砂为执法重点,严厉打击违法水事行为。
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为百姓送甘泉
轻轻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了出来,“我们农村人也喝上了又清又甜的‘放心水’!”炉观镇荷叶村村民刘益中脸上溢满兴奋之情。她告诉我们,过去村民用水一直靠打井取水,由于水源较浅容易受污染,水质很差,遇到旱季,经常吃不上水,甚至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取水。
新化县地处多山,大多属石灰岩地形,石灰岩覆盖及石灰岩干旱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8%和31%,严重影响该县水质,因此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据2004年国家农村安全饮水现状调查,全县有43.3904万人饮水安全不达标。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切实保障老百姓的饮水安全,让他们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刻不容缓,也是摆在县水利局面前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邹小雄局长的话掷地有声。
为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力打造平安新化,2005年,该局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针对全县熔岩面积广、水量小、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水质后水量,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优化实施方案,严格把好项目实施关和进度关,如水泥、钢材、砂石料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大的集中供水工程采用构筑物净化。因此,该县所有工程的清水池、反应池、过滤池、引水坝均无渗水、沉陷现象,并且水量充足,水质达到国家生活用水标准。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努力,已解决全县33万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今年局里还筹备了农村饮水安全监测室,一旦发现有水质不达标的,立即下达通知书进行全面整改”。邹小雄介绍道。
为加快工程建设步伐,该局调整建设发展思路,以集中连片工程为主、单村分散工程为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经营模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据统计,今年全县计划完成工程45处,目前已完成35处,其中大集中供水工程有奉家水厂、吉庆水厂、维山水厂、大坪水厂等10处,解决近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为符合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国家政策,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全县实行“城乡统一、乡乡互通”一体化的供水机制,既可以加强管理、降低用水成本,又可以调剂水源、确保水量水质安全。
此外,该县从去年始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2011年重点治理洋溪河,注重清淤防洪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有效地改善了村居环境,从而使洋溪河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地达到了人水和谐。该县去年10月成为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重点县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更卓有成效,重点维护和修葺了维山、茅岭水库灌区水渠,尤其在温塘镇枫树村的青杉江水圳和黄泥冲水圳,开创了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渠系水务管理协会,实现农民用水户自主管理的新模式。
水兴百业旺,水润民心甜。大兴水利,纵横当有凌云笔。“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以国家重视“三农”工作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实现“农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新化县水利局在局长邹小雄、书记康建华的带领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速、防汛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治水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相信,新化水利必将再展更加绚丽的画卷,拥抱又一个美好发展的明天!
维山在线:www.417626.com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维山一绝 发表于 2012-4-9 06:35:21|来自:亚太地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好帖子,顶谢恩了。
维山在线:www.417626.com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