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林
2006年5月7日萸江吟友神龙山采风巧遇雨
好日归天占,浓阴我独愁。
欲观维岭秀,雨雾锁云楼。
与剑波游维峰
久有凌云志,维峰有幸登。
下游盘瓠殿,上步云霄宫。
石级数千丈,梯田伴我升。
天龙留古刹,塘落自来钟。
百鸟满山噪,杜鹃遍地红。
脚踩浮云过,梵音入耳中。
忧愁昨夜去,细雨润新生。
2006年10月13日^国内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暨
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在新化召开感赋
金秋果硕挂梅城,盛会迎来万众欣。
艺苑新花沾雨露,高歌一曲奏升平。
纪念谢冰莹100周年诞辰
冰清玉洁脱凡尘,莹石晶晶照远程。
自古女人多埋没,巾帼独叫鬼神惊。
和谢本谟丈人原玉
人生八十何云老,万里鹤翔顺自然。
难得糊涂登耄岁,儿孙团聚庆高年。
光阴过隙随它去,桃盘老祖岂能嫌。
正逢开发谁言别,祝父海涵寿酒添。
二
降下凡尘文曲星,萸江怪笔话常存。
一生搏得荣和誉,磊落不容世俗侵。
清风两袖嫌铜臭,宁可撑腰历艰辛。
自古有生当有灭,风帆树起更远征。
游维山
维山胜景看无完,戏了溪流又上山。
锦绣花团满地是,风流今古笑开颜。
维峰绝顶确非闲,汗露涓涓入大川。
振臂一呼天地动,萸江骚客赋华篇。
咏维山胜景
神龙山
龙山石上天书难,大佛巍峨烟缈间。
峡谷有神昂首傲,蛙鱼烛影照天寒。
神龙洞
神龙洞穴景非凡,石乳奇鱼至雅观。
专等高人来发掘,梅山日后定增颜。
维山梯田
梯田丽媚万千层,瑶汉苗民祖德贤。
历史遗存古文化,旅游列景应居先。
古墓壁画
壁画由来万古存,梅山喜现凤和麟。
今朝只是亲初探,期待高明辨底清。
空相禅寺
万紫千红出景观,旅游事业亮人间。
青山绿水酬壮志,敢叫维山紧闭关。
盘瓠洞古化石
化石形成亿万年,可知维麓并非闲。
盘瓠文化千秋在,历史传延永向前。
节孝牌坊
牌坊记下匠工能,嘉庆遗留至宝存。
贞妇得来旌节孝,遗传后世敬真人。
云霄殿
千年古刹插云霄,自少闻传羊牯娇。
今日有缘来造访,怡然直上最高楼。
天龙禅寺
天龙顶号大凌峰,并重农禅相应平。
释祖祥光辉普照,迎来梅地更繁荣。
2006年10月17日与华澜先生
(法籍,梅山文化研究专家)游龙宫感赋
万态千姿玉石矶,仙宫兴步独惊奇。
嫦娥舞袖招雅客,气煞哪吒孔仲尼。
答谢五八先生咏盘瓠寺
盘瓠寺内缺盘瓠,不是方家塑像疏。
佛像幽存寺下洞,来年开发现提菩。
再上紫鹊界
2006年6月“湘中宗教与乡土^社*结题性会议”
在紫鹊界召开。同年11月13日,
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300余名代表在新化洋溪镇
观看了梅山傩戏“还都猖大愿”后,乘车向
“紫鹊界秦人梯田”进发,车上,我们特意放映了
“第三届维山民间旅游文化艺术节”录像片,
深受代表们好评,一路上欢声笑语,
山歌声不绝于耳,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
若不是朋友们提醒,我们还沉醉在“维山之旅”。
“都猖”看罢上水车,一路欢歌一路追。
世界知闻飞紫鹊,而今独特属归谁。
再游梅山龙宫
2006年9月17日,华澜先生做东,
约了我们几位梅山文化爱好者游龙宫。
11月12日与首届梅山旅游艺术节代表们又去梅山龙宫,
首先参观了国家
森林公园大熊山——蚩尤故里,
在梅山龙宫广场观看了由东方武院与南北少林的传统梅山武术后,
又乘兴进洞再赏百看不厌的溶洞风光。
龙宫再次游,越看越悠悠。
溶乳千般态,来源万古秋。
激情的游溪河漂流
2006年11月14日受游溪河漂流公司伍文军
与刘华善两位老总特邀,我等陪同国家旅游局顾问卢存岳教授,
县委田副县长,县旅游局李铁林书记,陈光辉局长,
市民协副主席、秘书长曾迪先生等,
先乘船游览了江南水上峡谷风光带、风雨桥、
诸天庙、杨洪壁廊等风景名胜,
船上由梅山歌王罗颂农唱梅山民歌,
由我扮丑角,唱山歌,气氛甚是浓郁,
尤其傍晚竞漂,船上戏水,甚是刺激,将游兴推向了高潮。
梅山盛况在漂流,峡谷幽幽景独悠。
极目不知天远近,山歌阵阵伴飞舟。
2006年11月1日东方文武学院院长晏西征先生
当选萸江诗社社长宣誓夺下“中华诗词之乡”
西征社长最贤能,带动萸江千万兵。
立誓“诗乡”来夺下,齐心协力定成功。
赞“蚩尤屋场”首发现者李武汉先生
蚩尤故里世人知,深谢李君武汉痴。
奉献精神蛮干劲,金牌正套大熊时。
注:二会盛开,当时李武汉同志未来,
陈子艾老教授点名邀请。
《梅山阴阳歌集》出版感赋
《梅山阴阳歌集》出版了,感慨万千:
①首先是党政与人民对物质文化遗产工程抢救整理的高度重视。
2006年10月14日,中共新化县委书记
(市常委)谢文生同志亲自批示并拨款资助伍千元。
2006年10月18日,
维山乡党委^zf从十分吃紧的财政中批拨1200元支持《维山文化》。
2006年11月1日,新当选的萸江诗社社长、东方文武学院院长晏西征先生,
慷慨解囊资助1000元。从经济上为本书出版提供了物质保障,从精神上是对梅山文化研究的鼓励与支持。
②梅山精神,憨厚质朴,萸江精神胸广源长。如胡能改先生同时也编著了一本《梅山挽歌集》,非但不嫉不妒,反而为我极力推荐。
县政研室原副主任杨德湘同志,坚持正义,倾心指导,并竭力鼓呼。尤其北京师大博导陈子艾教授,对本歌集大为赞赏,
多次向组委会与领导力荐。其它如邵阳市文化局刘伟顺同志,还有安化、怀化、北京及法国的华澜先生等许多梅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同仁对本书都给予了极大的精神鼓励与鞭策。
为挽歌申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来日申报成功,也是我梅山文化研究之大幸。
一本阴阳歌集,苦辣甘辛俱备。
几多心血凝成,笑品当中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