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谢本谟《维山赋》之尾段:“噫!蚩尤聚族,永有大熊之屋场,早成乐园;蛮王防患,才有维峰之瑶寨,仍属处女。
紫鹊界梯田闻名遐迩,相比之下,维山梯田毫不逊色。其总面积有21000余亩,贯穿邵新两个县市,20余个自然村,维山有10余个村的稻田皆由梯田组成,田随山转,从麓至巅,斜坡缓上,至少上千余级。小的仅插几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称。田间时有怪石突兀,时有村落点缀。汽车在山路上盘旋,大雨后的梯田犹如一幅巨型锦绣画卷次第铺开,令人叹为观止!
维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清名儒茹荼子、学者吴思树、湘中七子吴兰柴、教育先驱曾广济等等,都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维山乡位于新化县最南端,距县城15公里,东邻石冲口,西交洋溪镇,南接新邵县,北抵科头乡,全境横向12.5公里,纵向17.1公里,境内地势起伏大,属中、低山地貌,常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进入四都村节孝牌坊,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清代,四都人吴文凤之妻邹氏,性比松筠,操同冰雪,在壮 年丧夫之后,拒绝再嫁,白首全贞,并教育儿子,于乾隆五十九年恩科中第十九名举人。嘉庆皇帝1819年诏书:吴邹 氏“淑范 宜家,今宜倡后,早相夫教子,俾移孝以作忠”,“旌表节孝邹氏” 。
坊后木楼,残存数间,住着吴文凤的后裔。石坊古朴典雅,历尽沧桑。在解放初期的全国大规模的 “破四旧 、立四新”运动中,许多古建筑被毁,为何这座“封建残余”能安全无恙呢?我们采访了正在木楼坪前歇凉的吴文家第六代孙吴 益庭老人,他说,当时,他在县里工作,乡里主管破四旧的领导和他私人关系很好,牌坊才逃过了这一历史劫难。
新化处处皆景,有很多原生态的乡村,还未开发为商业景点,对于去过很多景点的人,这些地方可以值得去,给人最真实的农村生活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