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界’与“梅君殿” 板苍峒区域的‘梅山界’ 、梅婆墓’ 、‘梅凼’、‘梅公殿’、‘盘龙界’ 、‘棺材盖’、‘安顿山’ 、‘祭子山’‘旌旗山’ 、‘梅凼’、‘尸冲’ 、‘红亭子’ 、‘鸟山’ ‘回鸟坳’ 、船凼’ ‘马死氹’ 、‘石门寨’、‘红岩’、‘石屋’、‘瑶人氹’、等诸多带有浓烈硝烟味的地名,都是由来己久千古相传的古地名。从这些古地名中深深地透露出当年板苍战场蚩、黄二强相争时是何等的惨烈,以及兵败后梅山蚩尤余部不服王化又与朝庭长期对峙所遗存的血腥信息。 但令人蹊跷和费解的是:这里明明是九黎之君蚩尤的地盘,为什么却偏偏要用“黄帝” 二字来命名,梅山蛮为什么要将“黄帝” 谐 音为“黄鸟”,不奉黄帝 而偏偏要祭祀梅君?从残碑上可知:说梅君能上通天帝,‘天帝’是不是就是指老祖蚩尤帝君。 下面综合种种原因,从多方面绎演分析推测‘黄帝界’与“梅君殿”的成因: 做为地名,一般是结合当地地形、地质、地貌、人文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社会背景等诸方面来进行命名的。 从‘黄帝界与黄鸟界’ 字面 来分析,不难看出梅山蛮历来蔑视黄帝、皇权,坚持民族自强、自立、自尊,并随时都在实施着反叛侵扰,震慑朝刚 、猎杀“黄鸟” 的复仇之举。梅山蛮也因此一直成为朝庭的心腹大患。后来最终导致血溅板苍,峒破族亡。当然也有可能是梅山蛮被黄帝打败后心存不服,将黄帝视为“黄鸟”[‘鸟’在梅山方言里音‘diao’代指男人的阴茎,寓有‘贱’、‘下一等’之贬义],同时也从侧面可知九黎之首蚩尤蔑视中原黄帝部落,也正如汉人戏称苗瑶等少数民族为‘蛮夷’ 一样】。 从众多家书谱牃上查证:黄帝界在谱上仅有其地名,而无其他记载,更遗憾的是今天黄帝界周围的山民们百分之百的都说他们是炎黄的子孙,都有根有据的说祖籍来自江西移民,而没有一个承认他是蚩尤的后裔。如果说是后来的汉人为纪念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部族统一了天下而命名‘黄帝界’的话,那么现在这里就不应该称‘黄鸟界’。而梅君殿也将是被“轩辕殿”取而代之。 再从当地的民风民俗事象看: 首先从梅君殿碑文可见一斑: 殿之来由久矣 因年禋世远 风雨飘摇 庙宇渐次剥落 神像相继 … 残 曾君玉贵者 睹目伤情 爰鸠集同人 捐赀成美 境内士女 咸慷概输经营补葺 不日告竣 岁癸巳 〔美〕舌耕此地 请序于余 不揣固陋 因濡[]纪之 敢以著作自矜 愿神圣有栖身之所 而曾君亦不负先人志也 是为引 2003梅君殿复修捐碑文<二> 梅君系汉代梅福之后 公元九00年代人 是生而为英 死而为灵 黎庶景仰之神 故先贤文殿以祀之 无如代远( )禋 选径修整 而又有所破损 令人兴叹 现存改革劲风 乘文物保护之精神 曾清泉等主持 贤淑人士资助 于二00三年复修粉刷并添建偏房 重塑圣像竣工 民国七年 梅君殿复修捐碑文<三> 殿之来由久矣 梅君系汉梅福之后 故祷祠 上通天帝 宜我地立殿 刻像从祀 几修经补重建而不厌其烦 忆曾君玉贵 商通地境 殷实量力筹款 因故实为我地名胜古迹 于辛卯 殿毁像灭 曾几何几月辛酉重建 规模狭小 欲令人不堪目观焉 故今玉贵之曾孙令柏 谐其邻首头人等向先补修立殿 重刻圣像 诸君〈〉助 捐费于殿 非敢言功 但藉此以补先辈之未耳 光绪二十年梅君殿复修捐碑文<四> 梅君莫知其所由 有或谓梅王菩萨转世 即汉梅福之后 身故祷 上通天帝宜我地立殿 刻像以祀 几经修补重建而不厌其烦 虽然如…亦通显应 讵必前世 尽属名臣 而梅福之著灵与同向得谓 練之效也《 》惜老殿未及勒石 时代难稽 吾自幼时见之其势 且将… 光绪二十年 幸曾君玉贵商通地境 殷实量力 佽款因故址而改建 志颇详 堪随殿永奈规模狭小 庙祝宿依神旁 秽 气时闻 致梅君勿安 行变色 曾几何岁月 又令人不堪目覩焉 故今玉贵君之孙正旋偕其万发 宣化 戴君桂森 吴君怡生 李君有禄等向先与修 在碑诸君 勷费于殿右 增修耳室 并将偶像塑新 非敢言功 但藉此以补先辈之《》 耳……… 从以上碑文可知:梅公殿由来以久,最早可追塑至汉朝,历史上有记载:梅绢是长沙王吴芮的得力爱将,梅绢后来封到益阳以梅林为家。而新化上梅的梅君殿供奉的神祇正是汉梅福之后,时在公元九百年,距今已上千年,梅君殿供奉梅君、梅婆、大郎、晚郎四人。梅绢、梅福、梅君是不是蚩尤的后裔,梅君殿四神像是不是所有梅山英雄儿女的化身,不然为何有‘亦通显应 讵必前世 尽属名臣 而梅福之著灵’之语,梅君世家‘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人民经久信仰,梅君殿、像因年代久远,几经修复的原因是梅山神有栖身之所,人们却又不厌其烦,而梅君殿每年从农历六月初一起,连续几天要打蘸酬神,引来周边三县等地的千百善男信女虔诚礼拜的风俗历年不衰。更有肖会恒一家不计报酬世代长期守殿,并无怨无悔,还有无数民俗学者为梅山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种种迹象表明:梅君殿绝对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还是千秋文化,深藏幽谷,待字闺中,等有关专家高屋建翎,发扬光大。黄帝界下的梅君殿民俗事象也许正是这里的山民宁信梅王菩萨而不信黄帝最好的诠释。 今天黄帝界周围的山民上山狩猎之前,都要在十字路口烧点钱纸来敬蚩尤、敬梅山,但却从来不敬黄帝; 传有猎人因鸟铳走火,见喷出红光、绿光等诡异之事,被吓得半死,从此不再赶山,也都只说这是梅山神显灵,还猎人们却从来不求黄帝庇佑; 甚至传有出现枪子反弹伤及自身现象,也只说是梅山做怪和自己的缘化﹝如黄帝界靠背的香炉岩石门寨梅山神吴胜滔之死便是个例,他死后却被尊封为梅山地方‘土地神’ ﹞ 传有过路人无缘无故暴死野岭,也归属于是撞遇了梅山檀神、猖兵之列 传有进山迷路在原地来回走倒路者说是‘倒路梅山’所惑。 还有“梅山托梦” 、 “娘娘附体开报” 、 “跳神”等等荒诞传神离谱的超自然例子。 更有梅山山民们居所大门上祭祀战神蚩尤的“吞口菩萨”; 有梅山傩戏傩儛中猖兵猛将,纵横弛骋沙场的壮观场景。 特别是地方民风民俗本土宗教科本中如:道教、师教中最典型的《赈孤》一科,反映了对战死沙场等非正常死亡的孤魂给予慰藉。他不同程度地再现和反映了黄帝诛杀蚩尤部族、苍天不忍,致在梅山荒岭上漂荡着无数无家可归且不甘心的冤魂野鬼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梅君殿名为祭祀梅公、梅婆、梅大郎、晚郎,实为祭奠那些所有血溅沙场的梅山儿女。 总之‘黄帝界’与‘梅君殿’ 的由来,绝不是空穴来风,究竟是黄帝征伐蚩尤时在梅山的真正战场所在、而是黄帝战胜蚩尤后途径此地并在此登高揽胜,彰显威仪,梅君殿祭祀的是“梅君菩萨”等事相关。坚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梅山蚩尤民俗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民俗旅游的开发,这个谜底在不久便会向世人揭开。 来自:Android客户端 |